王鸿传奇
王鸿教授出身中医世家,祖上原为宫廷御医,在清末时期因得罪宫中权贵,而被贬为庶民,后来来到了天津,在当地开设“同仁诊所”,以救死扶伤。
解放后,祖上衣钵在王鸿教授这里得以传承,继续行医救世,治病救人。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,流感,慢支,肺痨,哮喘肆虐,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,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。适值周恩来总理分管卫生部工作,他积极组织全国各地肺病专家成立攻关小组,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和讨论,而王鸿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,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,临床经验丰富,收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。作为天津慢支攻关协作组的组长,王鸿教授向卫生部提交了由自己主持编写的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,而这个标准一直都被卫生部沿用至今,是中国慢支诊断标准的提出者。
1972年,王鸿教授再次赴北京为周恩来看病,并汇报工作。
回到天津后,王鸿教授感触颇多,对党和国家心怀感激,立即将诊所更名为“红星诊所”,寓意“一颗红心向着党”。红星诊所是天津第一家专科治疗“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”的医疗单位,专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哮喘、肺气肿、肺心病等疾病。而王鸿教授也一直致力于为基层劳动人民解决疾苦,致力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肺系疾病的研究。
王鸿先生治病以“量小以减轻病人病痛,疗程短以减少病人费用”为宗旨,行医50余年,治疗海内外呼吸系统病患超过50万例,尤其在老慢支、哮喘等病症方面取得卓越成就,曾被人民日报、香港大公报、光明日报等广泛报道。
王鸿先生传承中医文明,是当代脏腑同治原理应用第一人,其中“银黄清肺胶囊”为其代表之作。
王鸿教授(右)与安邦制药董事长陈飞豹先生(左)合影